□本報記者 周曉荷
“不到三周時間,就解決了困擾我們大半年的煩心事!”7月24日,新鄉(xiāng)市紅旗區(qū)某小區(qū)居民李芳給“家門口”的紅旗區(qū)綜治中心點贊。
李芳所居住的小區(qū)新舊物業(yè)公司交接不清,導致供電服務跟不上,業(yè)主多次投訴未果后找到紅旗區(qū)綜治中心。綜治中心啟動“陽光調解會”模式,組建調解工作專班,先后4次將物業(yè)代表、社區(qū)干部和電力部門工作人員等召集在一起協(xié)商,很快化解了這起涉及多單位的矛盾糾紛。
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是服務群眾的窗口、化解矛盾的前沿。特別是直接面向群眾的縣(市、區(qū))級綜治中心,能不能快速精準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,關系到百姓的法治獲得感與社會的和諧穩(wěn)定。
今年以來,全省各地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委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,加快推進綜治中心規(guī)范化建設。按照整合資源、方便群眾、運用法治、注重實效的要求,全省共建成156個縣(市、區(qū))級綜治中心,打造群眾身邊的“一站式”矛盾糾紛調解平臺。
突出規(guī)范
打造高標準為民服務陣地
7月24日,清豐縣綜治中心辦事大廳,一體化開放式受理窗口整齊排列,工作人員正引導群眾辦理業(yè)務。作為全省首批投入使用的縣級綜治中心,該中心按照省、市相關要求進行規(guī)范化升級,設5個功能區(qū),22個單位部門集中辦公,滿足群眾多元需求。
“以往群眾解決矛盾糾紛要多處跑,如今只進一扇門、最多跑一地。”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,我省出臺指導意見、工作流程圖等制度文件,選擇基礎較好的綜治中心作為樣板,推進縣級綜治中心規(guī)范化建設。全省已建成的156個縣(市、區(qū))級綜治中心,今年以來累計接待群眾21.5萬人次。
突出法治
搭建“一站式”矛盾化解平臺
確山縣某建筑公司與某建材公司簽訂采購合同,后因種種原因無法繼續(xù)履約,雙方為涉及數百萬元的經濟賠償責任爭執(zhí)不下,便向確山縣綜治中心求助。確山縣綜治中心將案件轉至縣金牌調解團隊——黃帥調解團隊,同時考慮到案件標的額大、專業(yè)性強,立即啟動協(xié)同工作機制,邀縣法院、縣司法局等多部門參與調解,最終促使雙方達成一致,圓滿解決糾紛。
有地方說理,還要依法說理。全省各地推動縣級綜治中心統(tǒng)籌訴訟服務、檢察服務、公共法律服務、信訪接待等多中心功能,集合調解、仲裁、公證、司法確認、行政復議等業(yè)務,不斷完善依法調解機制。
汝州市綜治中心設有土地糾紛調解室等8個行業(yè)、專業(yè)調解室,提升矛盾糾紛調解專業(yè)化水平;??h綜治中心培育老高調解室等5個金牌調解室,設速裁庭,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……“有矛盾糾紛,找綜治中心”,逐漸成為群眾共識。
突出實效
建設實戰(zhàn)型綜合治理中樞
走進周口市淮陽區(qū)綜治中心的指揮調度中心,一塊數字屏上躍動著各類數據。依托區(qū)綜治信息系統(tǒng),這里匯聚了全區(qū)公安、城管、水利、農業(yè)、環(huán)保等相關部門的各類數據,一旦發(fā)現風險隱患,系統(tǒng)將自動報警,然后推送至相關部門進行處理。這個一體化指揮平臺,具備監(jiān)測、研判、預警和緊急狀態(tài)下的遠程調度、指揮等功能,實現了“一網統(tǒng)攬八方事”。
省委政法委推動縣(市、區(qū))級綜治中心與12345熱線、110矛盾糾紛類警情等數據聯通共享,實現矛盾風險智能化研判預警、處置化解。在我省多地,網格員借助綜治中心網格治理信息化平臺,搜集社情民意,上報風險信息,打通了社會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今年以來,我省縣(市、區(qū))級綜治中心已受理并推動化解各類糾紛13.2萬余件,化解率達97%,成為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堅強陣地,有力助推了高效能治理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505879.com/showinfo-263-360460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
責任編輯 / 王昱